"Do you think I sinned when I carried the woman?"
"Are you still carrying her on your back?"

Director: Natalie Portman
Stars: Natalie Portman

愛與黑暗的故事改編自以色列著名文學家Amos Oz的自傳小說,
本部電影最受矚目的一部分來自Natalie Portman的自編自導自演吧。
故事主要背景在耶路撒冷,在Amos本人敘述家族記憶的同時,也同時展示了當時的猶太民族與耶路撒冷,
主角除了小時候的Amos本人外,就是他富有文化的知識份子爸媽,透過Amos的眼與經歷,
大而看到一個猶太家庭乃至無數猶太家庭如何處在當時的政治、社會氛圍中,從面對不確定的英國接管情勢,與阿拉伯人的矛盾關係,
到確定建國後隨之而來的衝突、戰爭與死亡;小至Amos的爸媽又是如何以知識份子的角色自處共處,
他的媽媽又是如何無法承受這個世界的庸俗而自殺。

影片拍攝的手法在真實敘述中,穿插著媽媽對孩子說的故事與寓言,
詩意的畫面,卻流盪著沈重而悲傷的空氣,
初看完電影時,覺得有許多朦朧不清的地方,
看似在講他帶著朦朧而高尚成長背景的媽媽(亦或其實是Amos本人的朦朧美好想像)如何不能承受現實生活的種種,
破亂的耶路撒冷街道,刻薄的婆婆、艱辛的家,確定建國後戰爭的殘酷與暴力、與困難而無可奈何的生活,
最後精神如何無法承受,生病而離去;
同時似乎也呈現了在良好環境成長的知識份子面對無法想像的暴力與現實時的脆弱與無能為力,
以及猶太民族在巴勒斯坦地區的尷尬與苦痛,
並沒有以受害者的角度自述,而是略為嘲諷與無奈的描述當時的情況。

但愛與黑暗是如何同時存在於個人、存在於一個民族、存在於一個地區乃至一個世代的呢?
是什麼樣的愛?家人、伴侶、朋友、民族、文化、家國?
而黑暗卻如影隨形,滲透在每處間隙,先生的背叛、朋友的死去,
兩個民族的對立,作為個體其實又敬又懼互不相識互不相恨,作為民族整體卻水火不容勢不兩立,
夢想的家國終於建立在應許之地,但衝突卻此後持續至今。

A Tale of Love and Darkness 直接而清晰地傳達了世代、民族、乃至人們的處境,
我們帶著愛或對愛的堅持與不能自拔,生活著,
但同時卻一直面臨各種黑暗的進逼與脅迫,
當然現下與當時不能比擬,個人與民族所承受的災難也無從比較,
但我們人不就是這樣嗎?
生活庸庸碌碌,不能承受的心靈,無處逃避,
世界老這樣總那樣,若有任何一點敏感與纖細,我們又怎麼敢直視這樣的自己與不堪,
怎麼面對這樣的庸俗與失望。

週間晚上看完電影,似無話可說又似說不出口,
我覺得Natalie Portman盡力拍出了一片向自己與家庭交代的風景,
觀者也是在其中各自解讀各自神傷吧。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L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